收藏本站 信息公开
改革创新合作发展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河北省科学院地理科学研究所

来源: 时间:2023-03-12

 一、历史沿革

地理科学研究所位于石家庄市长安区范西路80号,于1958年成立,最初名为中国科学院华北地理研究所,是我国最早成立的五大区域性地理研究所之一,先后隶属于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科学院华北分院、河北省科委,1978划归河北省科学院,几经更名,现名为河北省科学院地理科学研究所,专门从事地理科学及相关学科研究。

二、发展现状

1、人员构成

现有在职人员71名,其中专业技术人员68名,管理人员3名。专业技术人员中具有正高技术职称17人,副高28人,中级21人;获“河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人员1名,入选河北省“三三三”人才二层次人员6名、三层次人员25名;学历结构中:具有博士学位15人,硕士27人。

 2、机构设置

 现设“生态研究室”“环境保护研究室”“区域经济研究室”“遥感与地理信息研究室”“海洋研究室”“国土资源研究室”“旅游研究室”7个科研科室;设办公室、财务科、人事科、科技科、老干部科和成果转化中心6个管理科室;建有“河北省地理信息开发应用技术创新中心”省级工程技术中心;获批设立“河北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推动组建了京津冀城乡系统发展研究院;受院属河北省国创京津冀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委托,全权负责其子公司--“河北国创京津冀城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的管理运营;2023年初,河北省科学院坝上生态综合试验站建设项目获省发改委立项批复,试验站建设进入实质性阶段。

3、研发领域

作为非营利科研机构,研究所多年来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科技转型为主线,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全省加快发展和加速转型双重任务的科技需求为核心,充分发挥地理科学的公益性、区域性和综合性的特点,重点开展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利用、区域可持续发展等领域的应用基础研究及其相关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等工作,为地理科学的发展提供学术积累,为河北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4、团队建设方面

围绕河北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形成了5个具有攻关能力的科研团队,即:“3S”技术应用研究团队、生态环境保护研究团队、区域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研究团队、国土资源研究团队、旅游资源研究团队。

三、科研成就

 60多年来,地理所共承担各级各类课题600多项,其中国家级100余项、省部级180多项、其他300多项,承担国家基金28项,省基金32项;承担项目中共获各类奖项108项,在科学研究、技术服务、理论创新等各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建设了全国第一个地下水库——南宫地下水库,提出了华北平原黄河古河道砂带的形成机理,编制了全国第一张海滦河流域水系分布图,在全国率先开展了生态保护研究,编制了全国第一本湖泊(白洋淀)生态保护图集,在全省率先开展了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研究和规划,提出了嶂石岩地貌类型及形成机理。2009年,嶂石岩地貌、华北平原黄河古河道砂带、黄河中全新世古三角洲三项研究成果列入中国地理学会“中国地理百年大发现”名单。近年来,围绕生态文明建设、资源环境承载、区域协调发展、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等领域,主持编制河北省“十五”“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纲要》《河北省旅游业“十四五”发展规划》(2020),参与完成《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2020)、《长城国家文化公园(河北段)建设保护规划》(2020),承担或参与了“河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河北省主体功能区划”“河北省国土治理条例”“河北省山水林田湖规划”编制等多项重要工作,撰写提交的多篇决策咨询报告获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肯定性批示,为华北地区和河北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长安区范西路80号
电话:0311-86049375
传真:0311-86049375
邮编:050011
邮箱:mazhiliang0319@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