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信息公开
改革创新合作发展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广泛深入开展“科技进企业 科技进农村”活动为企业、为农村、为河北经济建设做贡献

来源: 时间:2009-11-20

        我院在“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中,充分发挥技术和人才优势,组织动员广大科技人员走出实验室,深入基层,扎实开展“科技进企业  科技进农村”活动(以下简称“双进”活动)。自5月份开始,先后派出236人次的科技专家,深入全省60多家企业、农村进行技术咨询和服务,解决技术难题56项,提出改进方案18套,联合研究科研项目26项,开展送温暖活动3次,在节能减排、工业节水、自动控制、新能源开发、设施蔬菜种植、食用菌等方面,为全省企业、农村解决实际问题。
        一、以“双进”活动为抓手,动员组织科技人员应对危机服务基层
        一是高度重视,迅速行动。院领导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动员组织广大科研人员服务企业的号召,按照省“两为”活动的有关要求,高度重视,迅速行动,召开党委扩大会进行研究部署,一致认为:省科学院有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和服务的职能和义务,科研单位作风转变就是要在科技服务上下功夫,要切实把科技服务企业、服务基层摆在重要位置,充分发挥科技优势和人才优势,推动科研项目、技术和人才等要素向基层集聚,为基层、为企业、为农村提供更多更好的科技服务,使科技真正成为企业、农村攻坚克难的重要力量。
        二是广泛动员,强力推进。5月13日,举行“双进”活动启动仪式,在全院广泛发动。省政协副主席、院长王刚,院党委书记王新民在启动仪式上强调:全院广大科技人员要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号召,进一步认清形势、明确责任,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落实“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政策措施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和服务。要以“双进”活动作为加强作风建设的主要抓手,深入基层,面向市场,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通过广泛深入的科研实践,发现在办公室、实验室接触不到的科研问题,真正帮助解决生产一线的实际困难,提高全院的科研能力和科研水平,为企业发展、为农村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二、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双进”活动长效机制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组建了由省政协副主席、院长王刚为组长的“科技进农村”小分队和由院党委书记王新民为组长的“科技进企业”小分队。主管院领导和各相关处室、研究所负责人组成联席会议制度,及时沟通活动情况,分析存在问题,协调部署工作。院“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办公室统筹调度、沟通协调,安排活动配套的有关工作。各研究所和相关处室大力支持和配合。各分队间加强横向联系,及时沟通情况,协调进度,交流经验,取长补短,共同为农村和企业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二是建立长效机制。研究制定了《河北省科学院关于开展“科技进企业、科技进农村”活动的意见》,强调了“双进”活动的重要意义,明确了主要任务,对具体内容、活动安排和要求进行了总体部署。1.面向全省征集科研项目,确定一批青年创新基金项目予以支持;2.组织一批技术精湛、责任心强的研发人员,深入企业生产第一线,了解企业技术需求,解决企业技术难题。3.挑选一批成熟的科研成果和技术,积极开展与地方政府及企业的全面、多形式的合作。4.遴选一批实用生物技术,结合扶贫帮困工作,到农村开展科技服务。5.依托相关研究所,组织专家撰写“太阳能、风能、地热、地源热泵、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及节能知识”,普及“利用生物肥料、生物杀虫剂发展生态农业知识”,宣传“科学种田知识”,“地质自然灾害防治”,“林业、草场生态保护及防火知识”等方面的科普资料,深入农村向村民发放和讲解。6.提供技术咨询,开展技术诊断,帮助企业和农村提高自主创新能力。7.不断总结工作经验,把“双进”活动作为全院开展科技开发工作的有效载体,长期坚持。
        三、扎实开展“双进”活动,为基层解决实际问题
        一是深入农村送资金、送科技、送知识、送温暖。省政协副主席、省科学院院长王刚率领13人科技专家小分队,深入围场县棋盘山镇,开展“科技进农村”活动。实地考察棋盘山镇交通基础设施,并协调解决了495万元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费。随队的科技专家向棋盘山镇赠送了36种(260多册)科技书籍和科普资料,举办了多场科技讲座,为当地农民讲授食用菌栽培、蔬菜病虫害防治和新能源利用等技术,现场解答大家提出的生产、生活方面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共有400多人次前来听课。针对当地气候条件,建设我省“高寒地区食用菌培植基地”,赠送该镇小上村1000袋白灵菇、金针菇菌种,并现场指导农民建设食用菌棚,力求让农民快速掌握白灵菇、金针菇反季栽培技术。科技小分队还考察了该镇小上村村委会建设,深入农户看望高位瘫痪长期卧床的村民孙立国,并为其捐款。针对我省食用菌生产基地灵寿县、宁晋县在食用菌生产中杂菌污染严重、产品品质下降问题,多次派出科技人员到菇农中进行技术指导和技术培训,讲解杂菌防治实用技术,每年减少损失20%,增收4000万元以上,使菇农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
        二是帮助攻克技术难题。组织专家深入企业、农村的生产一线,通过环保评估、清洁生产审核、自动化等技术,帮助企业制定、实施清洁生产方案,联合开发新技术,协助企业攻克技术难题,为企业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1.开展节能减排技术服务。通过清洁生产技术服务,为全省22家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仅为冀中能源集团公司下属4家企业就完成了9项清洁生产中高费方案的实施,通过实施这些项目,企业实现节电830万度,节水60万吨,节煤6200吨,减排SO20多吨,COD0.362吨,取得经济效益2900多万元。2.开展生物质能源技术服务。深入辛集市金瑞生物化工有限公司,针对该企业生物柴油生产过程中酯化时间长、成品率较低、产物颜色较深等技术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组织专家联合攻关,经过几个月的探索和实验,通过蒸馏装置和工艺的改进,使成品回收率提升到了85%,每吨增加100元的新利润,年提高经济效益200万元。并针对该企业产品技术含量和利润较低的现状,为企业量体定做了产品深加工、提升生物柴油企业工艺水平、利用现有条件生产高附加值产品的改进方案,提高企业竞争力,拉动县域经济发展。
        三是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坚持“输血”与“造血”相结合,向企业开放重点实验室、试验基地等各类科研和测试设备,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先后深入河北大旗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就太阳能光伏系统传统脉冲去极化充电过程中的低效率问题和连续晴、阴雨天电池盈亏等问题,进行技术改进服务,并就尖端技术问题联合成立课题组,共同研发,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在石家庄平山县正元化工集团,针对该公司的工业节水和污水处理循环利用等行业技术难题,利用“工业节水工程技术中心”,联合研发“反渗透系统高硬水的软化处理技术”,取得成功。
        四是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受省科技厅的委托,针对牛奶中非法添加β-内酰胺酶,使残留抗生素无法检出的奶制品安全问题,科研人员合力技术攻关,成功研制出可高通量快速检测牛奶中β-内酰胺酶的试剂盒。有关厂家已经对该试剂盒进行试用,反应效果良好。组织专家多次深入我省卫生纸企业集中的满城县,就当地300多家卫生纸生产企业中普遍存在着复卷分切、成品纸包装环节自动化程度低的产业共性问题,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研讨论证,专家组认为:利用自动化分切技术和自动化包装技术取代手工操作,能有效提高全省400多家卫生纸中小企业的生产效率,企业竞争力将大大增强。并对卫生纸自动分切、包装立项研究。此项技术开发成功并推广到企业,每年可以为全省卫生纸生产行业降低生产成本1.2亿元左右,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显著。
        五是征集科研开发课题。1.面向全省征集科研课题。通过在媒体发布公告,开展“四个对接”(院地对接、院厅对接、院企对接、院校对接)活动,征集到50多个单位和个人提供的有价值的科研思路和技术难题36项,涉及16家中小企业,20多个农技推广站、高校、科研单位和个人。组织专家对征集到的科研项目从思路、技术难度、产品(产业)市场前景等方面认真梳理,并进行详细的技术评价。结合专业方向和科研优势,确定了有研究和攻关价值的项目16个。对现有技术能够解决的派出专家小分队深入企业、农村现场指导解决;对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技术难题,列入2010年院管项目库。对没有研究价值和前景的思路函件进行解释答复;对超出研究范围的项目或无力解决的技术难题帮助联系其他科研单位给予解决。2.深入企业征集课题。与省工商联合作,针对企业转型和产品更新改造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组织16名专家深入秦皇岛、唐山、衡水等6市15家会员企业开展科技服务,破解技术难题。专家组针对衡水格林铸鑫科技有限公司在铸件浇铸过程中的温控测试问题进行了全面考察,利用现有技术当场提出了解决方案,并已在生产线进行试验。针对河北瑞鑫化工有限公司产品纯度成色问题,河北宝利药业有限公司D—泛酸钙生产的关键技术难题,秦皇岛双轮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燃烧脱硫的稳定性难以控制的问题、唐山清华北方电子有限公司的电能表校验台自动化程度和效率低下等技术问题,详细听取企业技术人员的情况讲解,进行了现场会诊,专家组与企业技术人员进行了仔细的技术探讨,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初步方案或建议6项,被企业誉为服务发展的“及时雨”。多家企业与我院达成长期科技合作意向,取得很好的效果。
        六是开展科技咨询指导。贴近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对科技的需求,建立了900多项科研成果的技术库,从科研一线中遴选出130位业务精、素质高的专家,组建专家库,并在互联网上公布专家的研究方向、科研成果、联系方式等内容,为用户提供“一对一”、“面对面”的技术指导,方便了社会各届对科技的需要。今年以来,通过与专家库的联系,共召开、参加各类咨询分析会62次,提供技术咨询服务430人次,为政府部门、企业、农村提供技术方案78项,被采纳55项。 
        七是宣传普及科技知识。组织专家编写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和防空减灾等方面的科普资料;举办清洁生产审核、网络安全、食用菌技术、生物防治病害等培训86次,参训人员达6300多人次。发放《清洁生产审核教程》、“清洁生产知识十问”、“食用菌杂菌防治常识”、“生物农药推广知识”以及环境保护、生态建设、防灾减灾等方面的科普宣传资料2万多份。科普宣传对企业和农户提高科技意识和科技素质,引导学科学、用科学,依靠科学发展致富,发挥了重要作用。


                                                                                                                          院“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 
                                                                                                                                            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