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信息公开
改革
创新
合作
发展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首页
组织机构
院况简介
领导集体
内设机构
院属单位
新型研发机构
国创中心
条件平台
省级平台
重点实验室
院重点平台
科学研究
科研进展
科研管理
重点学科
获奖成果
知识产权
科技前沿信息
产业服务
科技服务
成果推广
孵化企业
科学普及
科技问需
乡村振兴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合作交流
科技合作
对外交流
人才队伍
人才工作
相关政策
人事任免
专家名录
团队建设
学术团体
学术交流
发展联盟
党风党建
党建工作
监审工作
群团工作
专题学习
党的二十大精神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
党史学习教育
?
站内搜索
搜索
院况简介
首页
>
组织机构
>
院况简介
河北省科学院简介
来源: 时间:2016-05-06
河北省科学院成立于1978年,是河北省政府直属的综合性自然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全院占地13.8万m2,建筑面积8.3万m2,总资产1.76亿元,固定资产1.29亿元。院机关设有8个处室,下辖地理科学研究所、应用数学研究所、生物研究所、能源研究所、自动化研究所、激光研究所、微生物研究所和机电一体化中试基地(机电研究所)等8个研究开发单位。全院共有职工700余人,专业技术人员530余人,高级职称人员170余人,博士31人,硕士98人,博士生导师14人,硕士生导师18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人,享受河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0人,河北省“百人计划”(省政府特聘专家)2人,入选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15人、第三层次人选41人。
近年来,省科学院先后承担了“863”、“973”等国家、省部级重点项目和基金课题430余项,取得各类科研成果 1480余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697项,授权发明专利100项、软件著作权85项。进一步确立了在资源环境、新材料研究与应用和地理与地理信息技术、应用数学和信息技术、自动化与机电一体化技术、生物微生物技术、新能源与工业节水技术等领域的研究优势,确定了“能源与环境新材料”、“人工智能与智能制造技术”、“生物农药与生物肥料”三个重点学科。建有工业测控、工业节水、主要农作物病害微生物控制、信息安全认证、地理信息应用等5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12年3月省政府与中科院签署共建河北省科学院协议以来,河北省科学院与中科院20多家研究机构联合开展人才培养交流、科研攻关、技术应用研究和成果转移转化,与中国科学院合作共建了基因组转化科学、新能源材料及应用、河北海岸带生态与环境、微生物技术与生物转化等4个联合实验室。还设有1个院士工作站、1个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和8个研究生实习实践基地。省地理学会、省自动化学会、省计算机学会、省电子政务研究会、省区域发展研究会等5个省级学会挂靠省科学院管理。出版发行中文核心期刊《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和省级学术期刊《河北省科学院学报》。
建院以来,依托研发技术优势成立了河北普莱斯曼金刚石科技有限公司、河北桑沃特水处理有限责任公司、保定鲜尔康生物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等10家科技型企业和河北省科学院地理科学研究所环境评价中心、河北省地源热泵技术检测中心、河北省清洁生产审核服务中心等科技服务中介组织,作为科研成果直接转化孵化的平台。下属地理科学研究所先后取得了旅游规划国家甲级资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国家甲级资质、工程咨询国家乙级资质、环境影响评价国家乙级资质和测绘国家乙级资质。应用数学研究所具有国家商用商密产品生产定点资质。生物研究所被农业部授权为河北省唯一“环境毒理检测实验室”。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搭建了成果转化的桥梁。
省科学院广泛开展对外学术交流与技术合作,加强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农科院、南京大学、北京科技大学、河北工业大学等科研院校的交流合作,与美国、英国、俄罗斯、加拿大、德国、澳大利亚、泰国等国家的科研机构和高校建立了长期的学术交流和科技合作关系。
自成立以来,省科学院以服务河北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宗旨,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以产学研结合作为融入经济建设主战场的切入点,为促进河北科技进步、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做出了贡献。当前,全院坚持“改革、创新、合作、发展”的工作主线,主动解放思想,真抓实干,积极研究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汇聚全院科研与技术开发力量,充分发挥国家、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和示范平台的作用,围绕决策咨询、科技攻关和科技服务等方面,积极开展“院厅对接、院地对接、院企对接、院校对接”四个对接活动,扎实推进“科技进企业、科技进农村”,创新科技服务社会的形式,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国家重大战略的落实,为我省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上一篇:
院况简介
下一篇: